PCB板沉金与镀金区别,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工艺

网络转载

在PCB制造过程中,表面处理工艺对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,其中沉金(ENIG)和镀金(电镀金)是两种常见的工艺。虽然它们都能提供良好的导电性和抗氧化能力,但在工艺、成本和应用场景上存在明显差异。


沉金是通过化学沉积的方式在铜层表面形成一层镍金合金。其过程包括先化学镀镍,再通过置换反应沉积一层薄金。沉金层均匀平整,适合高精度焊盘和细小间距元件,如BGA、QFP封装。由于金层较薄(通常0.05~0.1μm),沉金成本较低,但耐磨性稍弱,长期插拔可能影响接触性能。


镀金则是通过电镀工艺在铜层上沉积较厚的金层(可达1~3μm),通常需要先镀镍作为底层。电镀金的硬度较高,耐磨性好,适用于需要频繁插拔的连接器、金手指等场景。但由于金层较厚,成本较高,且电镀可能导致边缘效应,影响高密度PCB的精细度。


在焊接性能上,沉金表面更平整,适合高密度SMT贴装,而镀金可能因厚度不均影响焊接质量。此外,沉金的镍层容易产生“黑盘”问题,影响焊点可靠性,而镀金则较少出现此类问题。


选择沉金还是镀金,需综合考虑成本、耐磨性、焊接需求和应用场景。沉金适合高精度、小间距的PCB,而镀金更适合对耐磨性要求高的连接部件。合理选择表面处理工艺,能有效提升PCB的性能和使用寿命。